新时代,经济运行进入了新常态。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日益减少。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强调:工业无小事,强则国强,弱则国弱。如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?山东工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。
加强工业教育与产业协同
教育和产业是产城融合的两大核心要素。山东工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工业培训中心,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将教育培训和企业所需“量身定制”,促进了学校与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。同时,学院积极探索“教育+智能制造”模式,将学院建设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术能够得到应用,同时,企业也得到了技术和人才的输入,实现了互利共赢。
积极拓展工业领域的专业设置
工业发展的快速变化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。因此,学校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,拓展交通、材料、信息等行业的专业设置,另一方面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,增加某些专业的课程。其中,交通运输与物流、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受到了众多学生的关注,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,优秀的毕业生也得到了各行业的青睐。
加强工业科技研究与创造
工业技术变革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。学校积极推动工业科技创新,建立工业科技创新平台,发掘工业技术创新聚合体,建设高水平工业创新团队,在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健康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。学校通过引进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,凸显学院的科学研究实力,同时也为产业领域提供了不少技术创新的可能性。
总之,山东工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工业生产、科技创新有机结合,不断加强学校与产业的合作,拓宽专业设置的领域,为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思维。息息相关的工业和教育已经被深度整合,创造了一个新的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