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反者:豆瓣评分源自人性弱点
豆瓣评分,曾经是许多人心中公正的评判标准。然而,随着讨论热度的上升,一些不光彩的内幕浮出水面:有人为了顾及网友情感而恶意提高评分,也有人利用豆瓣评分进行商业营销。这篇文章带你探究,豆瓣评分背后发生了什么。
第一部分:评分算法扭曲了评价标准
在豆瓣评分系统中,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数据算法:\"平均分+加权平均分\"。它的意思是,网友给予的每一分评分,都会被算法进行一次\"处理\"。这个处理过程中,高分的评价会得到更多的权重,而低分的评价则会被削弱。这样子,即使一个电影的口碑不怎么样,只要有一小部分观众给出了高分评价,就会让电影得到较高的评分,从而误导了其他观众。
第二部分:豆瓣评分的财富效应
就算是豆瓣评分从未经历过任何扭曲或操作,它也无法避免人性的弱点。对于一些自认伪文艺的年轻人,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子,他们会恶意抬高或巧妙地为不算太好的电影打分。这样子,低口碑的电影也会得到比较高的豆瓣评分。这是因为,在年轻人群体中,豆瓣评分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文化、一种身份认同的象征。威望高的\"大神\"给出了高分评价,其他人也会随之而动,导致口碑消费远离了电影本身的质量。
第三部分:价值和潜力是评价标准
到了最后,豆瓣评分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的类型。豆瓣并不是评价一件具体产品好坏的网站,而更倾向于评价一种表达、思潮和文化类型的网站。如果你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那些低分电影往往是市面上的热门电影,其影片质量并非始终如一,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全新但与主流文化不同的电影,附属口碑一般。我们需要思考,这种现象是否是因为大众的标准化,导致了我们的审美丧失了独立性。而为了迎合市场,豆瓣逐渐丧失了公正,远离了它一开始的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