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的诊断报告
1. 个人信息及主诉
患者信息:张某,女性,出生于1990年,现年31岁,大学文化程度,未婚,无子女,居住地为北京市昌平区。
主诉:患者反复出现情绪低落、悲观、绝望、无助等情绪,且持续时间至少2周。同时伴有失眠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等症状,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,且自行无法缓解。
2. 病史回顾
既往史:患者自幼健康,无长期或重大疾病史,无手术史。
家族史:患者父亲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,母亲患有甲状腺疾病。
个人史:患者自长期从事文艺工作,工作强度大,睡眠和饮食不规律,长期心理压力较重。患者平时性格内向、敏感,对自己的要求较高,有时候会出现自我否定、自责的情绪,但起初没有被认为是抑郁症状。
3.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
患者身高165cm,体重48kg,外貌端正,神志清楚,语言流畅,反应自如。面容憔悴,眼眶微浮,眼神无神,头略偏低,颈软度正常,胸廓对称,双肺呼吸音清晰,心脏听诊正常。腹部无压痛、肝、脾未触及。精神状态检查:有突出的抑郁情绪体验、沮丧、消极、自责等表现,内心感觉不适应和不能定向活动,行为障碍明显,认知功能障碍(工作记忆减退、注意力不连续)。
辅助检查:患者通过基础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、肾功能、心电图、甲状腺功能、结构性脑MRI等常规检查,排除器质性疾病,血清血浆中γ-氨基丁酸、5-羟色胺、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、肾上腺素等神经传递物质含量正常。
4. 诊断和治疗计划
诊断:患者因情绪低落、消极、自责等情绪反应,持续时间≥2个星期,伴有一定的认知、行为障碍,符合DSM-5抑郁症诊断标准。
治疗计划:针对抑郁症状,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。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,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诊,对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观察和调整。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,旨在缓解患者情绪困扰,提高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,消除和预防病情复发。
5. 随访及预后
随访期间,患者反映精神状态有所好转,情绪波动减轻,自我调节能力增强,认知功能有所改善,病情呈持续缓解趋势。针对患者存在的自卑、社交烦恼等问题,进行深入咨询及心理治疗,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自信和社交能力。定期随访并指导患者继续观察和记录个体情绪变化,积极参与身体锻炼、社交及其他愉快的活动,长期监护和实施维持治疗。